图片 试析高校招生多元化与个性化教育_必威体育app手机版下载|官网认证**

必威体育app手机版下载|官网认证**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 > 高等教育 > >

试析高校招生多元化与个性化教育

来源::未知 | 作者:必威体育app手机版下载|官网认证** | 本文已影响
  [论文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赋予学生多次选择的权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有利于选拔高素质人才。高校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注重教育的个性化,发展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学生个体的教育,还应从高校特色、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入手实施个性化教育。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高校招生 个性化教育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校肩负着为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个性化教育。而现行的高校招生录取制度已不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和中学素质教育改革的体制性障碍。因此,发展个性化教育,建立健全有利于选拔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多元招生录取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注重发挥学生的潜能、承认差异、重视个性、发展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个性化教育的主要特征是认同个体生理基础的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信心、主动性、创造性和权威挑战的精神,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努力创造条件,让个体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造就有活力、有创造性的个体。个性化教育的实质是以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为目标,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为重要依据,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身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的教育。 
  一、现行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的弊端 
  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作为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中学的教学。我国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以单一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特色化发展。 
  1.现行招生录取制度强化应试教育,忽视个性教育。“一考定终身”的高校招生制度无法改变以考试为手段,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唯一目的应试教育。为了应对考试,高中长期沿用教师单向授课的方法,学生一直被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没有被当成主动探索知识的主体,这种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使受教育者丧失了个性和创造性,也无法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和发展潜力。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由于他们在遗传基因、成长背景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别,因此他们在诸多方面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教师机械地将课本内容“转交”给学生的做法,不利于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造成了“千人一面”的现象。同时,由于在课堂上缺乏思维训练,以及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思维探索的忽视,就会导致学生判断、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思维僵化。 
  2.现行招生录取制度不利于高校的特色化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招生考试仍然沿用精英教育时代的一元化考试模式,强制性地为学生的发展划定方向,而高校为了确保优质生源,无法彰显各自的特色,呈现出“千校一面”的局面,这其实就是高校的“去个性化”。统一考试和按分数录取的政策在剥夺了高校生源选择权的同时,也摈弃了高校的特色。无论是重点高校还是普通院校,无论是综合院校还是专科院校,无论是学术性院校还是职业性院校都用同一把标尺(分数)去测评并选拔学生,导致高校无法彰显各自的特色并选择符合其特色的生源,这对高校走特色化发展之路极为不利。 
  二、构建高校多元化招生体系的措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五种招生录取形式,即择优、自主、推荐、定向、破格。但这仅仅是录取形式的多元化,而不是对高考制度的实质性突破,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更应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而不是录取形式的多元。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录取,应当是建立多元的考试评价体系。 
  1.统一考试与多元化考试相结合。尽管统一考试有其弊端,但统一的入学考试减少了各高校单独命题和施测的繁重工作,能确保考试的质量和权威性,同时也减轻了学生备考的负担。统一考试应倾向于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增加个性成分;增加题目设计的灵活性,加强学科间的综合性;增加综合性思考题、分析题和应用题的比例;增加附加题的比重,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附加题,应用能力强的考生可以选择操作性内容的题目,学术能力强的考生可选择论述性内容的题目。统一考试应当成为一种基本能力考核,而不应是高校招生的唯一依据。中学会考应该实行社会化,成立专门的社会考试机构,每年可举行若干次,学生可以多次申请,或以最高成绩为准,或取几次考试的平均值。会考合格才能报考大学。高校每年可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举行若干次入学测试,对报考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考核,让每个考生充分展示自身潜力和兴趣特长,从而有效地考查学生的个性特质。 
  2.评价多元化。实施“多元化评价”,首先要做到评价指标多元化。高考分数不能作为选拔录取的唯一标准,高校可降低高考成绩的比重,根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为学生高中阶段所学的课程和高中毕业会考成绩、班级排名、面试情况、社会实践、个性特长、论文写作、推荐信、身体状况等不同因素赋予不同的权重,制订评价方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潜力。其次要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高校、中学、学生都可以成为评价主体。高校在评价过程中起着核心及决定性作用。中学评价则注重对学生综合情况和长期学习情况的考查,动态反映学生的素质状况。而考生主体的参与可以变单向选择为双向选择,通过对评价方案的选择,考生可以自主申请、自主择校、自主选择专业,自己决定申请学校的数量,最终选择自己最为满意的学校就读。
  3.录取标准多元化,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目前我国高校的招生录取执行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进而制约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使得高校不能按照自身的办学特色、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来选拔录取符合本校要求的学生。为了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就应让高校拥有更大的录取标准制定权,实现录取标准的多元化,让高校可以在高考成绩之外自行制定一些符合本校实际的录取标准。部分制度完善、管理严格的高校可以遵循标准刚性化、程序规范化、办法公开化、结果公示化的原则来制定招生办法,在一定的招生数量范围内,在高考成绩达到批次投档线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自主选拔的试点。对中学阶段表现优秀、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在人文科学、体育、艺术、科技创新等方面成绩优秀、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学生,具有学科特长、高考单科成绩特别优秀和具有明显发展潜质的学生,都可以成为自主选拔录取的对象。开展自主招生改革的试点工作,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这对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必威体育app手机版下载|官网认证**

热榜阅读TOP

本周TOP10

浅谈高校中层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实

浅谈高校中层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实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 中层管理人员 满意度 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中层管理人员处于高校重要管理层级,了解...